臺北市私立育達高級中等學校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單位:臺北市私立育達高級中等學校地址:臺北市松山區寧安街12號新聞聯絡:校務主任洪毓俊 (02)2570-6767轉105【發稿日期:114年6月5日】【主題:寵物造型設計實驗班學生於KCT檢定榮獲佳績 全數通過C級資格並勇奪「技術獎花」肯定】【臺北報導】臺北育達高級中學時尚造型科再傳捷報!在莫明峰老師與王瑞蘭老師的用心指導下,時尚造型科寵物造型設計實驗班謝宜鋒、柯詠絜、邱凱翊、楊詠喬四位同學日前參加【2025 KCT公認指導手C級資格檢定暨競技比賽】,不僅全部順利通過C級資格檢定,其中謝宜鋒與柯詠絜更脫穎而出,榮獲競技賽項目的「技術獎花」,展現學生紮實技術與競賽實力。 本次KCT公認指導手C級檢定與競賽,為國內寵物美容業界具公信力的重要認證活動,主要考核參賽者在犬隻美容造型設計、實作操作、衛生管理與動物照護等多方面的專業能力。臺北育達高中自成立時尚造型科以來,積極發展多元專業領域,尤其在寵物美容方面打造特色教學路線,透過設立「寵物造型設計實驗班」,不僅引進業界實務內容,更聘請具有豐富業界經驗的教師親自授課,結合理論與實務,培育學生專業競爭力。莫明峰老師與王瑞蘭老師皆為寵物造型領域的專業人士,在教學中強調細節操作與寵物安全,並鼓勵學生勇於挑戰、精進技能。此次四位參賽學生皆能順利通過檢定,正是平日紮實學習與反覆練習的成果;而榮獲「技術獎花」的謝宜鋒與柯詠絜,更是在競賽中表現出高水準的技術與創意,贏得評審一致肯定。同學表示能獲得這樣的肯定,真的很感謝學校提供這麼好的學習資源,還有老師們一步一步指導,讓我們在課堂與實作中都不斷成長。這次比賽不只是挑戰自己,更是一個機會去了解自己的極限,能拿到獎真的很感動,也會繼續努力往更高目標前進。 本次獲獎也象徵臺北育達高中在技職教育與產學接軌上的成功實踐。學校表示,未來將持續強化學生職場實務能力,拓展校外實習與證照考照機會,培養具備「學力」與「實力」兼具的優秀青年,協助學生在畢業後能順利銜接職場或進修升學。教育的價值在於看見學生的成長,這群在賽場上發光發熱的孩子們,不只是為自己贏得掌聲,也為臺北育達高中在技職教育舞台上寫下亮眼的一頁。新聞稿1140605私立育達高中-寵物造型設計實驗班學生於KCT檢定榮獲佳績 全數通過C級資格並勇奪「技術獎花」肯定.pdf
臺北市武功國小附幼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業務聯絡:幼兒園主任 翁維秀 29314360#280新聞聯絡:幼兒園主任 翁維秀 29314360#280【發稿日期:114年6月5日】【主題:武功附幼打造多語環境,銀髮貴人共築世代學習新典範】【臺北報導】為落實高齡資源活化與世代共融精神,武功國小附設幼兒園申請銀髮貴人計劃,邀請銀髮奶奶──銀髮貴人林芳絹老師,以音樂為橋梁,帶領幼兒唱耳熟能詳的英文與法文兒歌,讓語言學習變得自然又愉快,現場氣氛歡樂滿溢,孩子們學習熱情高漲。 銀髮奶奶林芳絹老師擁有跨國語言與音樂背景,早年曾任愛樂合唱團女高音長達十年,後赴法國深造法語並定居十年,隨後又旅居美國二十年,精通英語與法語。她的人生經歷跨足多國文化,回臺後投入銀髮教育行列,透過銀髮貴人計畫將其語言與音樂專長轉化為教學熱情,到武功國小附設幼兒園教導孩子透過歌唱學習英語和法語。銀髮奶奶結合語言與歌唱,打造出一套適合長者與幼兒共學同樂的教學法,因為學語言不該只是背單字,而是要反覆唱出來、動起來,讓語言像旋律一樣進入孩子的心中。 銀髮貴人的教學方式跳脫傳統,活潑生動,她將語言融入生活情境與音樂律動,讓學習變得真實、有感。在銀髮貴人的帶領下,孩子們唱著《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和《Ah! Vous dirai je maman》(小星星法語版),跟著旋律做出手勢,嘴角掛著笑容,開心地模仿每個外語發音。這些課程不僅讓孩子們輕鬆記住新詞彙,更提升他們的語感和聽說能力。老師也特別設計互動環節,讓孩子能自然參與其中,在歡笑聲中為孩子帶來了一場充滿驚喜和啟發的語言探索之旅。課後幼兒爭相模仿法文歌詞、用簡單英文打招呼,家長也紛紛回饋:「孩子回家哼著英文歌,開心極了!」 銀髮奶奶的加入,傳承的不只是知識,是跨世代的陪伴與溫度,更為幼兒園注入難得的溫度與深度。六月份每周三上午都是孩子最開心的時光,之後9-11月也還有另外一位銀髮爺爺會來校教學!這群銀髮貴人不只是語言的傳遞者,更是溫柔的陪伴者。課堂上,孩子們被爺爺奶奶的溫暖聲音與鼓勵笑容吸引,積極參與、勇於開口。銀髮奶奶表示,音樂能啟動孩子的情緒與記憶,也能幫助長者訓練發音器官、延緩退化,是雙贏的世代共學模式。「看著孩子用法語說謝謝時發亮的眼神,就知道一切努力都值得。」這樣的互動課程讓幼兒園充滿愛與活力,也促進了長者與孩子間的深層連結,實踐「世代共融、互惠互利」的代間教育理念。 武功附幼長期推動多元文化與語言教育,此次攜手銀髮貴人,不僅讓孩子接觸異國語言,更感受到長者的溫暖與智慧。園方表示,未來將持續與臺北市教育局合作,開發更多創新課程,讓孩子在語言、文化與人際互動的三重層次中全面成長,也讓每一位銀髮貴人都能發光發熱。這場「銀髮 x 幼兒」的學習旅程,是臺北打造高齡友善、教育共融城市的溫暖實踐。 新聞稿1140605武功國小附幼-武功附幼打造多語環境,銀髮貴人共築世代學習新典範.pdf
臺北市數位實驗高級中等學校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單位:臺北市數位實驗高級中等學校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公園路21號新聞聯絡人:秘書 黃翊軒 02-25625101轉12【發稿日期:114年6月5日】【主題:臺北市數位實驗高中「五感」學習展盛大開幕 探索獨特自我,成就好學面貌】【臺北報導】臺北市數位實驗高級中等學校(以下簡稱數位實中)將於2025年6月7日盛大舉辦學習成果展,以「吾感.五感」為核心主題,在萬華剝皮寮歷史街區,展示同學們獨一無二的學習面貌。展覽巧妙融入實境解謎任務,引導參觀者在各展區蒐集「五官貼紙」,最終拼湊出獨一無二的「學習臉譜」,完美呼應臺北市「10大好學」的教育願景。 數位實中2025年學習成果展,藉由校內各項課程活動展示與沉浸式體驗,引導參展者共同以自身的感官與學習經驗,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知覺」五大展區闖關獲得「五官貼紙」。觀眾不僅可以用貼紙拼出自己的臉譜,還可以在「吾感共創牆」上使用五官磁鐵,擺出獨特的五感五官「學習臉譜」,在探索學生們多元領域的豐碩成果之外,也能共同經歷不同的學習體驗。 數位實中校長賴宏銓表示:「本次『五感』學習展,不僅是學生們學習成果的展現,更是一場引導大家探索自我、發掘潛能的旅程。我們相信,透過多元的感官體驗與實境解謎,每位參觀者都能在互動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面貌,這也正是我們實踐臺北市『10大好學』教育理念的具體展現。」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6月13日,歡迎各界人士蒞臨參觀,一同體驗這場有感覺的學習旅程,探索獨特的自己!視覺展區:洞察世界,展現學習的廣度與深度 在「視覺展區」,參觀者透過眼睛的觀察,一同探索學生們如何記錄生活中的提問與現象,並將其轉化為學習成果: 設計思考:高一學生以「數實生活」為場域,從學校日常找出不理想之處,透過小組協作提出優化方案、原型設計與迭代修正。最終以「投資人大會」模式,邀請教職員工及學長姐以虛擬幣共同選出最佳方案,展現解決問題的創新思維。 美術: 高一學生運用電繪與AI工具,繪製並生成《愛麗絲夢遊仙境》的3D場景,並建置於元宇宙平台,打造沉浸式VR體驗,展現跨領域的藝術創作能力。數學: 高二數學A班展示了學生們在空間座標中所自行描繪的幾何圖形;B班則結合地球儀與空間球面坐標,讓參觀者能夠計算旅行路徑與航跡圖,將抽象數學具體化。 社會學科: 社會學科展區透過一份詳盡的地圖,呈現師生團隊秉持社會探究與實地考察精神,足跡遍及臺灣各地的學習歷程。地圖上每個點不僅標示實察地點,更濃縮了跨領域探究的學習脈絡與學生們豐碩的成果,展現學以致用的精神。聽覺展區:聆聽世界,以聲音詮釋議題與藝術 「聽覺展區」引導參觀者透過耳朵的聆聽,發現生活中存在的各種議題,並以聲音的方式呈現學習成果: 藝術生活: 高二學生選擇任一恆星的元素(如亮度、目錄名稱)為創作表徵,運用Song Maker、Suno、Bandlab等工具,將觀星之旅轉化為一場獨特的聽覺饗宴,模擬環境變化造成的觀星差異。 議題探索: 課程以文本閱讀與議題討論為起點,引導學生從日常經驗中發現值得關注的社會現象,逐步釐清脈絡,培養學生對世界問題與多元觀點的敏銳度,並形成有力量的觀點。知覺展區:啟動思考,展現科技與身心探索 「知覺展區」透過頭腦的思考與知覺,呈現生活科技、科技進階、學習策略、定向越野及BIKE環島的豐碩成果,充分體現臺北市「好學」精神中強調的自主學習與多元探索。 學習策略: 培養學生主動閱讀理解、轉化知識的能力,並提升對自身學習狀況的認識。透過筆記與閱讀策略練習,學生能有效掌握輸入與輸出技巧,加深學習時的認知與理解,逐步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 生活科技: 培養學生運用電控零件與微處理器模擬實作生活中的裝置運作,並透過創客工具與人機協作完成專題發想與實作。 科技進階: 透過程式設計技能與概念,培養資訊與互動設計能力,在XR軟體開發平台設計具有意義的互動專案。 定向越野: 學生透過實地操作與未知地方的探索,不僅運用地圖判讀與空間定位技巧,更在運動中動腦決策判斷,展現身心合一的學習成果。 BIKE環島:2025年3月29日,一群熱血青年學子展開為期十天的單車環島壯遊,用實際行動詮釋青年世代的熱情與毅力。這不僅是體力的考驗,更是一場深刻的生命教育,每一個停留點都蘊含著豐富的學習機會。嗅覺展區:聞見永續,跨域學習的香氣 「嗅覺展區」透過靈敏的嗅覺,展現SDGs議題與食化食說的跨域學習成果:SDGs議題探索: 「SHOW(嗅)出永續力,共築永續新天地」以SDGs11永續城鄉為核心,鏈結其他指標,應用系統思考、設計思考架構,從觀察台北市真實樣貌出發,逐步發展出具有實踐力的永續方案,並嘗試製作成模型,使其更具體、易於溝通與展示。 食化食說: 課程中藉由學生日常觸手可及的食物,透過處理食物的過程,讓學生學習學科知識,並更進一步練習對於「嗅覺」的表達,理解「香氣」來自於化學物質,味覺與嗅覺同為化學感覺。味覺展區:品味表達,公民行動的力量 「味覺展區」運用口語表達能力,展現英文、國文的學習成果,並透過公民行動展現號召力與影響力: 英文: 高一學生化身校園小記者與主播,透過News Report 即時記錄校園大小事;高二學生則從個人經驗出發,探索內心好奇、興趣或生命故事,並藉由Mini Talk展現自我觀點與聲音。 國文: 國文課重要的學習包含閱讀、思辨、感受與書寫。學生們從文本出發,帶著這些能力認識世界、了解各項議題,進行多面向反思,培養對社會現象的敏感度與公民素養。 公民行動: 學生進入NGO組織田野學習後,找到關注議題並進行提案。期待學生能以公民身份,對真實世界挑戰與問題產生興趣,看見議題背後脈絡,進一步建立自身思考議題的觀點,提出可行的行動方案。展覽時間: 114年6月7日(六)至114年6月13日(五),每日9:00-18:00。週一休館,6月13日14:00閉幕。展覽地點: 剝皮寮展區173-9&173-11…
本分局於本(4)日中午接獲大陸委員會報案,該會之民意電子信箱收到恐嚇郵件,稱在中正區濟南路一段2之2號多樓層,放置炸彈並有相關恐嚇言詞案。本案目前由本分局配合刑警大隊科技偵查隊了解相關案情及進行後續偵查中。中正第一分局呼籲,近來網路匿名恐嚇公眾安全等負面訊息層出不窮;警方除持續落實勤務防制外,另將加強查緝,提醒民眾勿任意在網路散布恐嚇公眾安全言論,否則將依法究辦。
本(114)年度中正區災害疏散避難演練於6月5日上午10時在富水里禮客商場前廣場舉行,此次演練除由里長集結里災害應變小組、防災士、中正區後備軍人輔導中心外,還特別邀請台北市智障者家長協會與中正萬華身障資源中心的朋友們共同參與,以提高居民自主疏散避難之觀念,強化社區防災意識。有鑑於今年初臺中新光三越發生氣爆事件,本次演練跳脫以往地震、水災的傳統災害防災思維,假想在人來人往的禮客商場處若發生裝潢氣爆,造成人員受困連帶引發火勢漫延狀況下,該區域住戶急需疏散安置。中正區災害應變中心除成立現場指揮站外,同時啟動里災害應變小組,由里長帶領小組成員引導居民疏散避難。演練項目包括平日防災宣導、里災害應變小組救災與疏散撤離、成立現場指揮站、滅火器操作、跨里支援、警戒區劃設、管制、傷患救護工作及災後收容演練。本次演練動員區內消防、警察、學校、健康中心、清潔隊、里鄰長、里災害應變小組、防災士、災害協作中心共同參與,參演人力預計達120人。區長許純綺表示演習之目的在於防患未然,希望藉由里鄰長及地方居民的參與,建立民眾的防災意識及觀念,在災害來臨時能夠有效而快速的應變,保障市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為讓長輩及被照護者在家中獲得更專業、細緻的照護,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今(5日)宣布推出「照顧技巧升級」,提供設籍臺北市、聘有外籍看護工的家庭免費「到宅訓練」服務。由專業師資親自到府,搭配通譯人員,手把手指導看護工日常照護技巧,讓移工照顧力大升級、家屬也更安心。 這項貼心的服務,自107年推出後廣受好評,臺北市勞動局今年再優化內容,提供一對一、量身打造的教學,確保外籍看護工能「聽得懂、學得會、做得到」。訓練主題包括對照護者的移動轉位、餵食與營養照護、關節活動訓練等,也邀請家屬共同參與,幫助縮短磨合期、強化照護默契,打造穩定友善的勞雇關係。 臺北市勞動局長王秋冬指出,隨著高齡化時代來臨,外籍看護工在長照現場扮演關鍵角色,但長輩及被照護者的日常,其實相當需要專業知識與技能,因此,北市多年來積極辦理移工專業照顧課程及活動,期盼讓每位照護者都能在熟悉的家中,獲得有品質、有人情味的貼心照顧。 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長陳昆鴻也補充,北市將持續推動多元、優質的教育訓練資源,協助雇主與移工一起成長,共同打造一座更有溫度的照顧城市,誠摯邀請市民踴躍報名參加。 免費名額有限,即日起開始受理報名申請。有關進一步詳細資訊,請撥打諮詢電話:(02)2338-1600分機4211周小姐。
一場奇特的流星雨正悄悄接近高峰,「白晝白羊座流星雨」將於6月7日(六)黎明前達到極大期。雖然它的輻射點位於太陽附近,屬於難以目視的白晝流星雨,但只要掌握觀測時機,仍有機會在曙光升起前的短短時段中,親眼目睹這場低調卻迷人的宇宙煙火。一般印象中的流星雨多半出現在深夜星空,然而白晝白羊座流星雨卻打破這個刻板印象。它的輻射點與太陽相距不到30度,因此大多數流星都在白天劃過天際,無法以肉眼直接觀察,因此被歸類為「白晝流星雨」。但這並不代表完全看不見它,在6月7日凌晨3時至曙光出現前的短短一小時內,仍可看見部分流星,而且今年恰巧無月光干擾,只要天氣晴朗、身處遠離光害且東方視野開闊的地區,就有機會成為少數白晝流星雨的目擊者之一。白晝白羊座流星雨雖不如英仙座、雙子座等大型流星雨有名,在天文上卻具有特別的地位。它於1947年由英國喬德雷爾班克天文臺,首次透過電波觀測確認其存在,雷達觀測資料中甚至曾出現每小時高達200顆的高峰。這「看不見的流星雨」在高層大氣中產生的電離痕跡,使天文學家即使無法用肉眼觀察,仍可透過電波技術記錄它們穿越大氣的軌跡。根據觀測資料,白晝白羊座流星雨流星速度約每秒39公里,屬於中速型流星雨。極大期時天頂每小時流星數(ZHR)約為30顆。天文館提醒欲觀賞的民眾,可選擇東方低空視野開闊且遠離城市光害的地點,等待凌晨3點天亮前的黃金觀測期,若天氣與觀測條件理想,即使只看到一兩顆也足以成為難得的天文體驗!相關天象預報資料,詳見臺北天文館網站「天象預報」。
由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指導,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主辦的「不廢藝術季」,將於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客家文化中心3樓展場正式開幕! 每年的6月5日為聯合國世界環境日,目的是提高全球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和重要性!客基會近年以「永續發展」為目標,積極連結文化與環境,首度策劃「不廢藝術季」響應世界環境日,並藉由藝術的號召,邀請青年一同實踐文化保存,以創新方式發揮創意,結合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設計構思環保有機又具潮流的藝術作品,引領年輕世代了解及體驗不同的客家傳統文化,讓公園除了提供休閒功能,也逐步成為實踐環境保護、永續經營的行動基地! 「不廢藝術季」藉由藝術號召 傳達不浪費的精神與內涵 本次「不廢藝術季」以客家足跡與生活為企劃主軸,藉由藝術家的梳理轉譯,重新詮釋客家族群遷移從海洋至山林、島嶼至城市的生活軌跡,透過藝術創作、互動體驗、教育推廣工作坊,傳達時間與事物的延續、不浪費與環境永續的精神與內涵。展覽邀請藝術家「Kjohn的再生軍團/羅楷烱」、「不垃圾場/張楷翊」、「林資芬」、「陳依慧」、「羅聿綺」、「鹽池工作室/吳有容、顏鈺恬」使用再生材質、解構再重組的創作,創作出符合永續主題的藝術品;此外更邀請到「大水溝二手屋」、「街道案子」團隊,設計共6件永續互動遊戲空間;以及由「不廢跨村實驗室」青年藝術家講師群帶來的再生材料手作課程,讓民眾了解客家族群如何在食衣住行等生活面向,延續客家族群珍惜資源的精神!轉廢為用的藝術創作 藝術家林資芬的作品《穿上時間的顏色》以回收牛仔褲為媒材,結合藍染植物「馬藍」的意象,拼接成一件承載時間與記憶的長版客家藍衫,與過往勞動者的日常相呼應,也象徵與自然共生、慢工細作的藍染精神,不僅回應了快時尚下被忽略的意義,也傳遞對土地、工藝與傳統的尊重與珍惜。 《再生小舟》則是由不垃圾場創辦人張楷翊,利用100多公斤的塑膠廢棄物,透過創意與工藝,重新轉化為藝術作品,作品再生小舟不僅是一件藝術作品,更是藝術家一個環保行動的象徵,每一塊回收的塑膠不僅減少了對環境的負擔,也讓更多人看見塑膠再生的可能性。 《非裝飾記事》由鹽池工作室兩位藝術家吳有容、顏鈺恬共同創作,作品由回收碎布料製成,以藍衫上的「布扣」為創作概念,扣子中有九個頭,象徵長長久久出頭天的意思。自然構造的仿生與反思 …
臺北市立大理高級中學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單位:臺北市立大理高級中學地址:108臺北市萬華區長順街2號業務聯絡:學務主任陳乃慈 2302-6959#131新聞聯絡:秘書洪焌維 2302-6959#112、【發稿日期:114年6月4日】【主題:大理高中畢業典禮溫馨落幕 青春與告別同行、記憶閃閃發光】【臺北報導】6月3日上午,大理高中舉行隆重且感人的畢業典禮,在莊重與溫馨交織的氛圍裡,為今年的畢業生送上最真摯的祝福。 為了表達對大理師生的感謝與不捨,楊校長特地穿上大理高中的制服,親自參與整場典禮。這份用心,不僅感動了在場所有人,更為整場活動增添難以言喻的溫度與情感。 畢籌會表示,三年的高中生活,是一段 bitter sweet 的旅程。那甜,是朋友間無憂無慮的笑聲,是在教室裡並肩奮鬥的時光,是在操場上追夢的身影;而那苦,則是面對未知的徬徨,是自我懷疑中的掙扎與成長。正因為有苦,甜才顯得珍貴;也正因為曾經跌倒,如今才更能昂首走向未來。 楊廣銓校長說,本次典禮由畢籌會精心策劃,過程流暢且細膩生動。典禮進行中穿插的 Kahoot 遊戲,以校園記憶為主題,結合趣味與回憶,引發全場師生熱烈參與,歡笑聲不斷,讓青春的片段以一種輕鬆卻深刻的方式被重新召喚。接續播放的班級畢業影片與師長祝福影片,更在畫面與身影中引領大家穿越時光,回望這段難忘的青春旅程。 此外,社團表演展現學生豐沛的才華與創意,讓典禮在莊重之外也充滿活力與朝氣。緊接著由國高中畢業生代表上台致詞,畢業生數度哽咽,用最真摯的語言訴說對師長的感謝、對同儕的情誼以及對未來的期盼,觸動全場無數人的心。 隨著畢籌會領唱畢業歌曲《幾分之幾》,熟悉的旋律與悠揚的歌聲在禮堂中迴盪,唱出每一位畢業生的共同心聲。各班代表也依序上台接受校長親頒畢業證書,並將鮮花獻給導師,感謝一路上無私的陪伴與教誨。 典禮接近尾聲時,各班與導師合影留念,將這段青春定格成永恆的畫面。而後,在楊校長與師長們的陪同下,畢業生展開人生中最後一次校園巡禮。結束後,眾人一同步出校門,師長們在門口送上最後的擁抱與祝福,場面溫馨感人。 楊校長表示,這不僅是一場畢業典禮,更是一段與大理高中的珍重告別。這場畢典對楊校長與畢業生而言,今日不只是結束,更是共同啟程。願大理的畢業生們,懷抱著 bitter sweet 的青春記憶與滿滿的祝福,不辜負曾經並肩走過的時光,一同勇敢踏向新的美好旅程!新聞稿1140604大理高中-大理高中畢業典禮溫馨落幕 青春與告別同行、記憶閃閃發光.pdf
針對行政院前所未有的統刪地方一般性補助款,臺北市長蔣萬安4日下午偕同多位縣市政府首長代表前往行政院遞送訴願書,捍衛地方民眾權益。蔣萬安嚴正指出,行政院此舉是傷害基礎民生,漠視地方自治,更是踐踏法律制度,地方政府無法接受。蔣萬安表示,今天各地方政府縣市首長代表齊聚在行政院提出訴願,是為了表達許多地方政府和民眾的共同心聲。他要再次強調,這一次立法院審查預算並沒有刪減地方一般性補助款一毛錢,行政院卻選擇前所未見的做法,刪減地方一般性補助款,這是對於基礎民生的傷害,對於地方自治的漠視,以及對於法律制度的踐踏。蔣萬安提到,在會議當中各地方政府都有反應並且表達,地方一般性補助款大多都是用在社會福利、教育、照顧孩子、身障、弱勢、老人家。他無法理解,去年中央突然停辦班班喝鮮奶的政策,臺北市克服困難編列預算,讓孩子喝到鮮奶,但今天中央又要再剋扣地方政府的教育補助款,臺北市無法接受。他也舉例說明,臺北市這次有很多包括道路、人行道整理維護的相關工程經費,中央政府在5/20前夕說要解決改善交通悲劇,5/20後卻大刀砍向地方交通安全的建設,非常諷刺、民眾無法接受。蔣萬安表示,有人說行政院有大法官會議當護身符,總預算根本不受影響,但地方政府有什麼?什麼都沒有!行政院卻一開口就要砍27%的地方一般補助款,地方政府拒絕這樣任中央宰割。今日一起前往行政院遞送訴願書的縣市首長代表,包括南投縣長許淑華、雲林縣長張麗善、臺東縣長饒慶鈴、彰化縣長王惠美、連江縣長王忠銘、臺中市副市長鄭照新、花蓮縣副縣長顏新章、新竹縣副縣長陳見賢以及嘉義市主計處長阮鼎元。